学科建设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会议 >

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第二轮团队论证

发布时间:2025-01-25 21:01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成效,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9个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第二轮团队内部论证会。
       各团队分别围绕申报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优化,旨在进一步提升基金申报质量,落实第一轮团队论证成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奠定坚实基础。论证期间,各团队成员就申报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凝练、技术路线图以及创新性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团队负责人和专家们对申报书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1月23日,土壤培肥与耕地保育科技创新团队在学院254会议室举行基金论证会。刘世亮教授主持会议,王祎教授和李芳教授受邀指导。团队教师围绕基金撰写情况进行汇报,重点讨论了项目的创新性、科学问题凝练及研究内容完善,明确了下一步修改方向,为提升申报质量奠定基础。
       1月20日,高效施肥与科技创新团队在254会议室召开基金论证会。王宜伦院长强调基金申报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解决明确的科学问题。团队成员对三位老师申报书的立项依据、技术路线图等提出了优化意见,为申报人员完善基金申请书提供了宝贵经验。
       1月24日,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开展基金论证。团队成员针对申报书的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实验基础等提出具体意见,建议申报人员聚焦核心问题,优化研究内容和方法,为提升申报书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
       1月20日,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科技创新团队在力行楼中451举行基金论证。化党领教授强调论证会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从立项依据、创新性、格式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逐一点评,提出优化建议,为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1月21日,养分资源管理与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团队在力行楼533会议室召开基金论证会。赵亚南、杨雪、孟祥萍等教师汇报了基金撰写进展,叶优良教授和汪强副教授针对汇报内容和专家意见提出修改建议,鼓励年轻教师勇于创新,进一步提升申报质量。
       1月23日下午,农田生产力绿色调控与功能性肥料科技创新团队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基金论证。韩燕来教授对李世莹和朱学强两位青年教师的汇报给予指导,强调要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特征,突出创新性。团队成员就基金题目、科学问题等提出建议,提升了申报书质量。
       1月19日下午,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科技创新团队在力行楼中254会议室召开项目申报论证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李玲副院长主持。李院长再次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对于高校教师的重要性,团队成员王春雨、胡亚瑾、史新杰、蔡恩香、刘思源和郭珊珊等6位老师分别汇报,团队成员围绕申报项目的选题和内容提出意见,进一步提升了申报书的撰写质量,为基金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1月19日,土地资源监测与信息化辅助决策科技创新团队在力行楼中250进行第二轮基金论证。团队成员陈伟强、郭宇龙等分别汇报了基金撰写情况,针对研究区选择、研究内容优化等提出建议,明确了下一步修改方向。
       1月17日,国土空间优化与配置科技创新团队在学院237会议室举行论证会。参会教师重点针对谢晓彤老师的申报项目展开讨论,建议深入挖掘科学问题,优化研究方法,提升项目创新性。同时对穆博老师和银超慧老师的申报书完善情况进行了核查。